剧情介绍
出生中国河北的老李因为战争来到台湾,一待六十年,再也没回去故乡。但在梦里,他早已踏上故乡千百回,每回都是血流成河的景象。对老李来说,从军不是为了政治,是为了吃饭;在谁家吃饭,就说谁家好。
韩战爆发,老李在南北韩交界被俘虏,来到台湾。老李婚后,有了家庭。但一颗心总是悬着, 怕别人知道他当过共产党。每每照镜子,都无法忍受已是白发苍苍的样貌,于是他戴上假发,穿上女装,想弥补错过的所有年华……
韩战爆发,老李在南北韩交界被俘虏,来到台湾。老李婚后,有了家庭。但一颗心总是悬着, 怕别人知道他当过共产党。每每照镜子,都无法忍受已是白发苍苍的样貌,于是他戴上假发,穿上女装,想弥补错过的所有年华……
儘管前半段看的我心想「他娘的我花了70台幣才不是來看黃煙瀰漫塵土飛揚的河北農村!更不是來聽八旬老頭眷村廢墟裡野生拉屎的!」 但是在看到熟悉的街頭巷尾時 我驚呼「他娘的 就衝這不到兩分鐘的動態畫面 70我甘願了啦!」 / 從小這樣流浪到現在 以前想家就哭 現在哭什麼 沒用了 過去就讓他過去吧 ... 我的家是在山的另一邊...... / 除了那些老兵 難道這個時代 就不再生產**的犧牲品了嗎 —— 哭什麼 沒有用 未來就讓它自來吧 ... 誰的魂漂在海的那一邊 ......
挺好玩的片子,非主流
好鲜活的一个人 一切都改变了
战争亲历者的口述,人命不值钱,头皮发麻。 死状爆裂的父亲,苦命的母亲,出家,参军,被俘;美女贴画,凿坟,女装,刺字。 以及,说不完的脏话。
为何我们总是习惯尽快重写历史覆盖记忆,于上当然是一种现实需要,于下则更像是因为身遭的苦难太多,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着我们忘却那些不快的过往,得过且过的麻木着。老头的可爱率性与他前半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军阀混战、各种天灾、两党内战、流落他乡简直无法想象同时出现于同一人身上,但那又确实是无数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缩影——没有也不能有自由意志,只是被命运和时代裹挟着,如飘零的花果流向未知的下一站。片中并没有太讲老李的后半生,因为相比起前半生的各种戏剧性,反倒是在那座小岛上他才找到了长久以来寻觅而不可得的安定与温暖,这点来说,战俘营里阴差阳错的选择反倒是一种天注定的幸运。语言部分是老头对人生的追忆,影像则是拍摄他追忆种种地点当下的样貌,十年前的大陆尽管也有种种不堪,但片中的人们还是纯朴简单的。
粗口笑骂,句句捅破“在岛屿写作”的窗户纸,在精英视角的背面有更鲜活的流亡史记录。
老李個人的波折與傳奇抵得過歷史的千軍萬馬。「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一切都改變了…」一輩子的流浪孤兒李忠孝,變得不忠不孝,都是zz害的。隨幫刻字,王童《紅柿子》裏為了拿柿子圖的小哥也歷了此劫。刻上:三四根針綁在一起,寫好了扎,扎完把墨水糊上,就刻好了。割掉:包圍操場,伙房切菜刀,廁所消毒粉。老李談dang的那一段可太激烈太準確了:不吭聲裝糊塗就對了;兩個比jb都一個diao樣。此生當兵不得好,炮彈下亡命為稻梁,人像牛糞啪嗒落,C媽G娘。「你吃哪個的飯,你一定講哪個很好。」如今我們吃著這個飯,都不說它好了,這可咋辦呢?看到平津實在累了,重視了前後語句間的連貫性,却忽略了整體的节奏逻辑,显得十分瑣碎。拖了好幾天,自己也從北方「流亡」回南方,定下心,鼓起點勇氣,這才看完。不喜歡實驗片段。